这是一个新家园,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也是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这是一股新动力,代表新生产力、新发展方向,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一个圆圈凝聚网络空间的发展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信事业的重要讲话已经发表一年了,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反响。我们强调“知行合一”,首先是“知”。在前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
2016年,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并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等部门规范性文件。
又到春和景明、芳菲浸染的四月,在去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事关中国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历史进程,将中国网信事业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点。
“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一年前的4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去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深刻回答了事关中国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描绘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
习近平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一直以来,习近平都把互联网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布局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蓝图。过去的一年,我国网信事业高速发展,网民规模达到7.1亿。一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
自网络强国被代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网络强国理念就一直渗透在习近平的“互联网思维”中:2015年12月16日,他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2016年4月19日,他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正确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中“安全和发展”的关系;2016年10月9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拿起手机,划到应用界面,轻轻点开“淘宝”,找到页面底部的“购物车”,西藏女孩达珍熟练地找出昨晚选出来却还没下单的两包越南碳烤腰果,果断付款。“达珍们”收到期待已久的商品时的笑容,正是网信事业最好的硕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繁荣,相继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 ”行动等重大政策措施,有力推进互联网普及应用,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经济,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网警工作由于其特殊性,要求其不仅要掌握较高程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网络前沿技术,更要具备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于“亮剑”的勇气。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而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命门”。”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说。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侵入并颠覆一个个传统行业,给社会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政府机关在社会治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