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每年第一次考察调研都去了哪些地方?而习近平在五省区市具体考察调研的地点中,都包含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跟随央视原创微视频,一起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脱贫攻坚"这个关键词一次次在两会新闻中刷屏。脱贫攻坚"省负总责",那么,各省(市、区)党政“一把手”怎么说?
两会闭幕,减贫1000万、新增就业1100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450元……一个个数字的背后,透露出党中央诚挚的民生关切。
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我在生态领域进行产业扶贫,应该说走了30年了,比较漫长,有很多感受,有很多体会。
文化扶贫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打造文化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和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的代表,田儒斌表示在此次两会上,将结合产业扶贫提出相关建议。
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才能激发贫困群众的"源动力"。
两会期间,吴正有在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关注教育扶贫,提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的建议。
小团队、小公司只要有爱心,就一定能做出有利于人类的美好事业。
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80岁的施成富,如今正悠闲地倚靠着护栏晒太阳,天冷就在家烤烤火,天热就晒晒太阳,这就是精准扶贫给他带来的幸福感的写照。
内蒙古有家民营企业叫亿利公司,董事长叫王文彪,他在杭锦旗治沙20多年,把企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现在沙产业发展起来了,把周边的贫困人口带起来,让他们脱贫了。
赵有禄口中提到的亿利,就是在库布其沙漠成长起来,带动库布其沙区10万百姓脱贫的企业:亿利资源集团。
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 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5年减少1240万人。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从2015年开始实施。
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南省分行政策性金融扶贫行动方案》,该行力争五年内投放扶贫贷款将达2000亿元,扶贫贷款余额新增1300亿元。
为方便广大群众掌握精准扶贫基本知识、了解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省扶贫办历时近一年,编印《湖南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口袋书》。
一个不远千里从河北来湖南石门县薛家村,自掏腰包百万义务扶贫的退伍老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苗寨调研,与苗族同胞促膝谈心,谋划发展,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要求湖南"积极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新的一年,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政府都有哪些"大动作"?国民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会后,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在湘全国人大代表。
白白胖胖的大蒜剥开皮,蒜瓣却是黑的,“白胖纸”变身“黑富美”,黑蒜成功走出洱源,不仅国内颇受欢迎,还远销到日韩和许多欧美国家。
网络销售把山村与市场实现“直连”,洱源的特产“酒香不怕巷子深”。
来自中央驻滇、省内网络媒体的记者将奔赴大理州洱源、宾川两县,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生活,以镜头和笔触展示云南精准扶贫成效。
11月16日 , 《一个大学生村官的执着与梦想》主题报告会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金秋时节,激浪滔天的金沙江犹如一条黄色巨龙,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蜿蜒翻滚,雄浑壮阔。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3月6日下午,贵州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并向媒体开放。
晴隆创造了从退耕还草,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生态畜牧业“晴隆模式”。
白墙红瓦的崭新小区,几位老人悠闲地在楼下散步,两三孩童自得其乐……
从岑巩工业园区的金孟锰业有限公司到亚坝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处,邹荣还是干着电工这个老本行,只是“离家更近了,做什么都方便”。
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简嘎正悄然的发生变化。
田州古城的开发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
对于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盆村的贫困户而言,孔雀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脱贫攻坚看广西"媒体团来到田东县林逢镇尔能香蕉种植基地,看当地的贫困村如何借力政策东风,探索脱贫增收新模式。
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通过“组织重塑、环境改造、产业帮扶”,实现了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共赢。。
百色市田阳县兴城秋冬季蔬菜生产基地是田阳县番茄种植起步最早、品种最新、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效益最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
沿着朱家沟村的小路,一路可以经过村上的造纸坊、水磨坊、烧酒坊,正是这些凝结着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和印刻着古老生活的痕迹,让朱家沟村探索出了一条以“古村保护”为特点的美丽乡村致富路。
孙彩霞很有信心的说,如今花桥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将来肯定也会有更多地游客来这儿,在家办农家乐,不去外地奔波,一年的收益也不比打工的差。
93年出生的何锦贵,是陇南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的乡村旅游能人。去年4月份,他开办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山水农庄,并且保留自家老屋建造了村里第一座记录自己家族历史、生活习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家史馆。
近年来,康县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按照“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生态旅游大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开辟具有康县特色的脱贫之路”的发展战略,依托全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在全县实施了“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
“把年轻的心留在家乡,让花桥村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90后大学生万欣一毕业就回到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在这里,她每天都能见到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无数游客。
近年来,西吉县深度发掘当地文化内涵,坚持把旅游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使旅游开发融入全县“1 21 19 172”脱贫攻坚规划实施的全领域、全过程,持续增强旅游脱贫攻坚的带动能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大店村第一书记翟敬军经过考察,为大店村引入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被誉为 “粮食之母”的藜麦,经过试种,这种南美洲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宁夏的环境气候,并勇敢的将宁夏变成了它的第二故乡。
要把闽宁镇建设成为东西扶贫协作的样板、生态移民建设的样板、农村改革的样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正在发展壮大中的闽宁镇必将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成为东西协作扶贫的样板镇。
大店村是原州区2016年确定的脱贫攻坚示范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户11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87人,贫困面为43%。
原州区彭堡镇闫堡村设施农业园区内生机盎然。李孝仁25栋温棚里种植的辣椒、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其中,4栋科技示范温棚引进了农作物无土栽培、嫁接、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最好的时候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年收入是普通温棚的1.5倍。
井冈山市创新提出建档立卡办法,将全市贫困家庭分为红卡(特困户)、蓝卡(一般贫困户)和黄卡(2014年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三种,针对每一户情况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所有壮美的名山都有故事,而最壮美的故事无疑属于井冈山。
经过各项数据详细评估后,由国家层面做出的脱贫退出的认定,因此位列全国率先脱贫退出的贫困县行列。
90年前,井冈山曾是中国革命的起点。这片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红色土地,兑现了向老区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井冈山视察时提出,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